主日禮拜:台語 9:20 華語 11:00 兒童主日學:每周日 10:30
 

「吃飯」與「信心」(台)

2020-03-22 講員: 林憲懋 牧師

馬太福音15章記載了關於「吃飯和洗手」的事,這成了主耶穌與法利賽人、文士之間衝突的導火線。祂離開那些「拘泥遺傳」的人,轉到那群位於上帝盟約之外,但卻對主耶穌「忠心又有信心之人」中間。

(一)因信心被稱許(太15:21~28)

「天國的各種福分,是為那些存著單純信心的人預備的。」值得我們留意的是,她來到主前,如何運用她的信心。她首先必須勝過偏見,因為外邦人和猶太人之間,彼此都有極深的偏見。

主說她是約外之民,也未使她止步不前。她的不屈不撓,使她終於得著所要的。那婦人的懇求是本乎信心。當她喊祂「大衛的子孫」時,那是信心的盼望。後來她呼喊,「主呀,幫助我」,那是信心的懇求。

(二)信心的影響力(太15:29~31)

我們看出完全相同的原則─「天國的福分是給那些有信心之人的。」他們將各種有殘疾的人帶到耶穌那裡,顯明他們有出於信心的勇氣,很可能這是那婦人得償夙願所帶來的後果,因為信心是會繁衍的在這個廣大的世界中,沒有一件事能像信心那樣對人具有如此繁衍迅速的影響力。

(三)超越一切障礙的憐憫之心(太15:32~39)

給四千人吃飽並不是祂對信心的回應,那只是格外的憐恤。我們無須過分注重這事的神奇性,而忽略了簡單的事實。我們發現這件事並非是對他們信心的回應。眾人並未向祂求食物;門徒似乎也不信眾人向祂存有這樣的意圖。祂的心中有憐憫和大能,縱然這些外邦人從未認識屬靈的生命,祂仍餵養他們,免得他們在路上困乏。